一、项目背景与需求解析
2024年第二季度,昆山市某实业有限公司在光电产品制造工艺升级过程中,面临多品类危废协同处置难题。该企业主要产生四类危废:含汞废灯管(HW29)、抛光液不合格品(HW17)、清洗剂不合格品(HW06)及清洗废液(HW09),月均产生量达8.5吨。传统处置模式存在三大痛点:多品类危废需分头处置导致管理成本高;紧急清运需求响应不及时;跨区域转移审批周期长达45天。
二、定制化服务方案实施
(一)危废特性诊断阶段
我司组建由5名工程师构成的技术小组,开展为期3天的现场诊断:
物料分析:采用XRF检测仪确认废灯管汞含量(0.8-1.2mg/支)
工艺溯源:绘制抛光工序物料平衡图,定位不合格品产生节点
贮存评估:改造建设标准化危废暂存库,配置防爆照明与泄漏报警系统
(二)全流程处置方案
针对四类危废制定差异化处置路径:
废灯管处置:采用三级破碎-汞冷凝回收工艺,汞回收率≥99.5%
液体危废处理:实施物化预处理+回转窑焚烧组合技术,COD去除率≥99.9%
包装物再生:抛光液容器经高压清洗后破碎造粒,塑料再生纯度达98%
三、智慧化运营管理体系
(一)电子联单管理系统
接入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,实现三大功能:
转移过程可视化:运输车辆配备智能定位终端,实时追踪6项关键参数
电子台账自动化:自动生成月度转移联单、处置凭证等12类报表
预警机制前置化:设置贮存期限提醒(临期15天预警)
(二)应急保障机制
建立"双通道"应急体系:
设备保障:配置移动式应急储存罐(5m³容量)与中和处理装置
人员保障:组建24小时应急响应小组,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2名
制度保障:编制《多品类危废协同处置应急预案》并通过专家评审
四、服务价值与持续改进
(一)经济效益提升
通过方案实施实现:
处置成本优化:打包处置模式使综合成本降低28%
管理效率提升:危废管理人工投入减少60%
资源化收益:年度再生材料收益达12万元
(二)环保合规建设
建立"一企一档"环保管理体系,包含27项管理制度
完成全员危废管理培训,累计32课时,考核通过率100%
协助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
中宝环境科技集团在本案例中创新实践"分类处置、智能管控、持续赋能"的三维服务模式。通过部署危废智能称重系统(精度±0.5kg)、开发移运过程区块链存证技术,构建起"产生-贮存-运输-处置"的可追溯体系。项目运营半年后,客户危废规范化管理评分从初始的68分提升至92分,成功入选昆山市环保局示范项目名录。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"环保管家"服务内涵,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