染料涂料废物处理技术规范
一、分阶段处理技术
预处理工艺
机械除渣与破乳:采用多级筛网(50-100目)拦截漆渣(回收率≥92%),结合化学破乳剂(如聚合硫酸铁、聚丙烯酰胺)调节pH至2-3,破坏胶体稳定性,实现COD去除率60-70%。
铁碳微电解:通过铁屑与活性炭形成微电池效应,产生羟基自由基降解大分子有机物,提升废水可生化性(B/C≥0.35),COD削减40-60%。
核心处理技术
生化处理:采用“水解酸化+MBR”工艺,水解池投加高效厌氧菌分解大分子树脂,MBR膜(孔径0.1μm)维持污泥浓度8-10g/L,COD稳定降至300 mg/L以下。
热解法:对HW12类涂料废渣(油漆渣)进行无氧热解(400-600℃),生成可燃气(甲烷、氢气)及焦炭(热值20-25 MJ/kg),减量率>90%45。
催化氧化:芬顿氧化(Fe²⁺/H₂O₂)或电催化(钛基钌铱电极)分解难降解有机物(如醛类、醚类),COD降至80 mg/L以下。
深度处理
膜分离技术:超滤膜(截留分子量5-10 kDa)结合反渗透膜去除溶解性污染物,出水油含量≤5 mg/L。
臭氧催化:投加臭氧(80 mg/L)配合MnO₂/陶粒催化剂,色度去除率≥95%,出水色度<30倍。
二、资源化利用路径
能源回收
废油漆渣热解焦炭可作水泥窑替代燃料,热值达20-25 MJ/kg。
废有机溶剂经蒸馏提纯后回收再利用,精馏残渣焚烧减量>85%。
材料再生
废漆渣中金属渣(如铜、铁)通过冶炼回收,塑料包装清洗后加工为再生颗粒。
废酸、废碱液中和生成硫酸盐,浓缩结晶后作为工业原料。
三、合规管理与场景方案
合规要求
处置单位需持有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》(HW12类),转移过程执行五联单制度。
焚烧尾气需满足二噁英≤0.1 ng TEQ/m³、颗粒物≤20 mg/m³,填埋场采用双层HDPE防渗膜(渗透系数≤1×10⁻¹² cm/s)。
分场景技术组合
废物类型 推荐技术组合
高浓度涂料废水 铁碳微电解 + 芬顿氧化 + MBR
油漆渣(HW12类) 热解法 + 焦炭燃料化
含重金属染料废液 化学稳定化 + 安全填埋
可回收有机溶剂 蒸馏提纯 + 资源化利用